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,未来将是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。这座“超级工程”东西跨度超过1.8公里,基坑平均深度超过30米。今年汛期,北京遭遇有仪器记录140年来最大降雨,水往低处流,这个超大、超深的基坑,会不会成了“大水塘”?
带着这个疑问,记者来到建设现场。由中铁十六局承建的01标段,位于整个项目的核心位置。提起前不久的这场强降雨,项目部总工程师王伟威向记者表示:“这场雨确实下得非常大,但由于我们采取分区排水法,整个基坑内并没有产生过多积水,备用排水泵和发电机几乎没用上。”
奥秘在哪儿?王伟威带记者向基坑内走去。01标段东侧是六环西侧路,北侧是京哈铁路,在整个枢纽项目开始大面积施工前,王伟威就带领团队对这两条交通干线周边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,新的排水管直径达到了1.4米至1.6米。在基坑四周,还有一堵高50厘米的挡墙,下大雨的时候,道路、铁路上的水都会被这面墙挡回去,并不会流入基坑,而是“乖乖地”沿着建设者们布置的排水系统流入市政管线。
01标段负责的基坑面积有3万平方米,比4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。大雨下到这儿,又该往何处去呢?在整个基坑里,有6条总长度1.2公里的渗沟,东西方向、南北走向各3条,再加上基坑四周的护坡工程,等于是把这3万平方米的基坑划成了16个网格。大雨来临时,水流进去可以快速下渗,直接补充地下水。这应用的是“海绵城市”的建设理念。
怎么能想到这么系统化的防汛办法?为人低调的王伟威说:“在专业上来说,这其实没啥难的。这类地下工程我们干得太多了。”2011年,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加入中铁十六局,职业生涯的起点就在通州。12载寒来暑往,曾经那位有些青涩的技术员,经历运河商务区北环环隧、行政办公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历练后,已经成长为现在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项目部的总工程师。
参加工作的这12年,王伟威见证了城市副中心的横空出世、拔节生长,感觉特别幸运。“很多同行,这几年在北方,过几年可能又跑到南方了。我能一直在充满发展潜力的通州,参与这么多重大项目,真的是上天的眷顾。”这些大工程的历练,让他养成了“创新制胜”的工作作风。
这种“创新制胜”的作风,在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突破各种施工难点时发挥了巨大作用。“我们从事这个项目,等于是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’。”王伟威说,枢纽项目附近有不少居民区,还有京哈铁路、东六环路等交通干线,再加上紧邻大运河,多种因素叠加,传统的明挖法施工很容易因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。因此,建设者们采取的解决办法叫“盖挖逆作”,等于是先把屋面盖好,再一层一层往下挖,跟传统的施工工艺“逆着来”。
放眼全国,像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这么大规模的“盖挖逆作”项目,可以说是凤毛麟角。施工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,整个项目的土方开挖量大约1300万立方米,可以填满6个颐和园昆明湖。“过去我们干地下工程的做法是,地面上设置几台大功率龙门吊,地下有几台挖掘机和几个渣土箱,土装到容器里再吊上去。”可面对“超级工程”的体量,王伟威知道必须“创新制胜”增加出土方式。在他的带领下,工程团队利用抗拔桩作为桥墩,架设了3条钢架桥,规划出了全新的运输方式,一下子将整体效率提升了50%。
作为年轻的总工程师,王伟威还特别擅长给项目部引进智能系统。中铁十六局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项目部把各业务线的具体工作都进行了数字化,从而给“智慧大脑”积累了庞大的生产作业信息数据。这些数据经过处理,就能得出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等关键要素,生成电子化的数据图表,方便管理团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。
不仅如此,整个基坑的形变、沉降也都在监测中,为我国后续进行其他超大、超深基坑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。“参与副中心重大项目,我们对自己的技术、工艺充满了信心!”王伟威说。
关键词: